永远做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合格答卷人——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永远做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合格答卷人
—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精气神,紧扣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保障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各科室部门充分立足本职岗位职责,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直面办事群众较为关心的痛点、堵点、重点、难点问题,坚持小切口、硬举措、准发力,让机关干部职工和办事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加强换位思考暖民心
“现在我只要打开手机微信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在店里把租金交了,门都不用出,真的非常方便!以后再也不用到银行排队转账了!”三中路66-3号门面业主孟巧姑,今年已77岁高龄,一说起如今租金交费方式悄然发生的变化,她就满脸笑容。
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管理的门面共有136间,在没有推出二维码扫码交租服务之前,除了5户业主选择对公账户银行定期转账以外,绝大多数业主都会像孟阿婆这样为了交租每月得至少跑管理局办公室两趟,一趟是来拿财政的租金非税收入票据,另一趟则是在完成银行排队转账后,把银行盖过章的票据拿回管理局确认。这跑上跑下费时费力不说,长时间不在店里没人看着,也怕耽误了生意,每当到了夏天最热的那几个月出门还容易搞得一身大汗淋漓。
2020年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这种传统面对面的租金交费方式更是受到了极大挑战,从疫情防控的角度,到办公室交费容易造成人员集中不利于减少人员流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问题也会面临较大压力,同时更为紧迫的是,疫情直接影响了业主的生产经营活动,收入明显减少。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一个都不能少。疫情严控期间,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想业主之所想,主动告知业主租金暂停收缴政策,待疫情逐步得到有效防控之后,又积极研究助力企业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对策,为符合柳州市政府稳定中小企业政策文件要求的业主累计减免租金155万元,直接降低了相关业主的经营成本,有效缓解了他们的资金压力。对于后续租金的缴交则开始探索视频交费这类非接触式的交费新模式。虽然该模式需要业主同时使用两台手机分别用于拍视频和调出付款二维码支付,操作起来较为复杂,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殊时期疫情防控的大问题。
既然复杂就说明还存在问题,而有问题就必须要解决。今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管理局直接把“推广门面租金远程网络缴费”纳入了重点推进的办实事项目清单,主动对接市财政局、银联公司等单位,确定了更为简便的远程扫二维码支付模式。推出使用之后,业主们再也不用受时间、地点、方式的约束,只要自己的手机能够关联到支付宝、银行卡、花呗、信用卡、微信中的任意一种,就能通过扫二维码方便地交纳租金,因而成为绝大多数人的首选,服务体验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立足身边小事显爱心
“自动心脏体外除颤器(AED)平时看起来不起眼,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它可以通过除颤中断紊乱的心室颤动波,使突发性心跳骤停患者的心脏重新恢复正常节律。”5月21日,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举办了今年第二场市直机关急救知识和AED普及应用培训,到场的红十字会急救培训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专业的讲解和演示操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需要用行动来证明。随着老百姓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命健康,管理局积极防范化解机关办公场所突发生命健康安全风险,充分借鉴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公共场所配置AED的先进经验,在制定市直机关主要办公区AED配置方案的基础上,于三中路市委大院1号办公楼和文昌综合楼北门大厅两个地点分别配备了一台AED,迈出了市直机关AED规范化配置和管理的第一步。
“目前AED还存在机关干部、办事群众知晓率低的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也是我们不定期举办市直机关AED普及应用培训的原因。”管理局机关保障中心主任刘赛勇表示,下一步还将在继续强化AED设施配置的同时,加快推进市直机关AED配置及其他相关配套制度落实,完善AED的购买、保障、维护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的自救互救能力。
当前柳州正举全市之力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其中向干部职工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都与群众身边小事息息相关,管理局坚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又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项目清单里,除了“市直机关AED急救知识普及应用”之外,还有“解决政府文昌综合楼周边群众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开放机关停车场、缓解市民停车压力”等不少着眼于解决群众身边小事的项目。随着项目的顺利推进,如今在文昌综合楼东、西、北面3个停车场陆续新安装了134个能源充电桩,能同时容纳168台新能源汽车,可为广大市民提供24小时充电服务,停车位在进行重新规划扩容的同时,市民的停车时间也得到了进一步延长。
形成长效机制展雄心
“2021年的柳州市本级印刷服务采购项目已经推行电子评标,现在完全可以不用制作纸质文件、不用前往投标现场了,我们将全程通过电子系统完成采购文件的制作、加密、上传、投标以及评审过程中的二次报价、澄清确认等工作程序,这样可以为你们供应商省下不少费用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也不用大老远地跑过来了。”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集中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在与有意向参与评标的供应商电话交流时说道。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依托“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一直是近年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优先发展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今年推行的电子评标等措施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当前由管理局负责的全市政采云平台“电子卖场”的建设、运营及管理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该平台于2020年6月正式建成启用,截至2021年7月已入驻供应商2123家,审核上架商品约13.04万件,交易量近3400余单,交易金额约1.93亿元,电子卖场的启用极大地降低了商品价格、缩短了采购时限,线上采购从下单到送货最短三天即可完成交易。
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做最好的自己时不我待。管理局就是一直以这种积极的心态主动提升服务意识,逐步构建起以提升服务水平为核心、以完善内控制度为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的政府集中采购工作标准化体系。
随着柳州市政府集中采购综合管理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对中标的小微企业免收履约保证金、为供应商免费提供线上招标(采购)文件和业务指南等一批创新举措的陆续推出,管理局实现了政府集中采购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跃,在广西区域范围内从一个落后者、追随者变成了一个领跑者、佼佼者,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节约大量财政资金的同时,进一步理顺了市本级政府采购管理运行机制,对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反腐倡廉以及推动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目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赶考永远在路上,结合机关事务本职工作为群众办实事不会是‘阶段性’的任务,更不会是‘一阵风’,我们必须永远做新时代机关事务工作的合格答卷人。”柳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索军这样对“我为群众办实事”进行定义。他表示,管理局还将进一步评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通过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